从实践来看,有的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,有的则开设夜场、推出夜游活动,还有的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承载量。这些举措,都有助于破解供需矛盾,更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。不过,一座博物馆,就其本身而言,容量是有上限的。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“走出”博物馆,拓展博物馆的“文化半径”,有助于让更多人享受到博物馆文化的滋养。
数字化技术的进步,让一眼千年、一眼万里成为现实。这既为博物馆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,也增添着博物馆的创新活力。在陕西历史博物馆,由于展厅空间有限,韩休墓的壁画一度无缘与公众见面。博物馆依托虚拟现实技术、视频切片技术、H5技术,将考古现场做成虚拟展厅。通过官网的“线上展览”,观众不仅能“身临其境”观赏壁画,还能体验繁复而精密的修复工作。这启示我们,用好数字化技术,创新形式,推出更多线上展览、云课堂、观展互动等,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,让博物馆的展厅更好延伸进大众生活。
对历史文化最好的保护,是融入日常生活,成为生活所需。实际上,历史文化的滋养,不仅在思接千载、视通万里的历史回眸之中,也在可感、可知、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之中。让博物馆里的藏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遇,不仅有利于激活文物的生命力,也能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,甘肃省博物馆的铜奔马毛绒玩具,三星堆博物馆以三星堆文物为原型的三星堆盲盒……一个个博物馆文创产品走红,背后是让文物融入日常生活的努力。推动文物合理利用,让文物亲民而不“高冷”,有趣但不失厚重,才能更好擦亮文化瑰宝,让文化浸润人们的精神生活。
从更大的视野来看,博物馆文化能与旅游、教育等领域相融合,形成新业态。比如,有的博物馆将市集、演艺、非遗展示、主题邮局等新元素、新玩法融入运营,更好满足观众多元化的需求;有的开展精品课程进校园活动,将博物馆资源与学科教学相融合;有的城市开展“地铁遇见博物馆”主题展览活动,以丰富形式展示文物瑰宝……某种意义上来说,博物馆发展至今,其职能不仅仅是“历史的储藏室”,更是了解历史文化的一把钥匙。在“博物馆+”上多下功夫、做文章,既能推动更多人触摸历史文化、感悟文脉流淌,也能为美好生活添彩。
今日辟谣(2024年10月16日)在哪下载安装?德国外长访华遭冷落?媒体调查好用吗?
作者: 金明菡 2024年11月02日 06:34401.51MB
查看963.94MB
查看35.3MB
查看670.23MB
查看
网友评论更多
8庾树美q
青山绿水照梦来⚝🚆
2024/11/02 推荐
187****1398 回复 184****2272:第七届进博会将至 “主宾国”大使共话机...✋来自梅州
187****1326 回复 184****9622:14版体育 - 产业规模扩大消费潜力释放🎉来自丽江
157****2883: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🔶⛬来自黄山
4758祝茜唯557
英媒:“皱果”病毒来袭,澳南部番茄种植业遭受严峻威胁📄🌨
2024/11/01 推荐
永久VIP:中年失业的终极归宿☺来自安阳
158****8021:国家防总对上海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📵来自晋江
158****1480 回复 666🥩:关于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的说明✥来自晋中
587陶爱婕zx
匈牙利总理欧尔班:不与俄罗斯展开乌克兰冲突谈判是野蛮的行为🐨🎴
2024/10/31 不推荐
卞朗鸿he:河北围场县:实行全链条管理 建强村干部队伍🌫
186****2398 回复 159****5300:黄河每天冲鱼入海,但大部分淡水鱼在海里都活不了,它们去哪了?🎊